专业辅导,用心做教育,专注育人才
  • 专业辅导,用心做教育,专注育人才
  • 我们的微信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客服QQ
  • 你知道什么是“暑假综合症”吗?

    2022-08-11 15:30:49 353

      暑假过半,孩子的假期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?

      进入8月,不同于假期刚开始的兴奋、新鲜,此时的孩子们容易逐渐产生倦怠,作业不写、计划读的书也不看......这时,家长如果放任下去,孩子容易患上“暑期综合征”,将很难适应开学的节奏。

      在暑期的后半段里,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高质量完成暑假计划?怎样远离“暑假综合征”?一起来看:

      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,放假越久人就越懒,觉得浑身不舒服,整个人缺乏干劲。

      暑假综合征并不是一个专业病种名称,而是指某些学生在暑假中表现出情绪低落、心烦意乱、精神懈怠、困倦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在新学期开学后,则会出现、健忘、走神、起床困难、记忆力减退、理解力下降等症状,这些症状和之前暑期长假的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联,因而称之为暑假综合征。

    警惕!以下这几点,看看孩子中了几招?

    1.作息时间不正常

      一到暑假,很多孩子天天睡懒觉,睡到中午才起来,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,连带着吃饭、游戏、学习都跟着乱。

    2.“拖延症患者”上线

      暑期开始时,孩子们虽然有点放飞自我,但因学校规律作息的惯性影响,还是会认认真真地写暑假作业。但到了暑假中期,孩子们开始渐渐松懈下来,“拖延症”这种小毛病很可能不知不觉地“找”上他们。

      具体表现则是暑假作业不按时完成,每天在家只想着吃、喝、玩、乐,把学习抛到一旁去等等症状。

    3.“沉迷”电子产品

      孩子每天睡完懒觉起来,就是守在电视机旁,一看就是几个小时,看完之后再继续玩游戏或者抱着手机等电子产品不放。

    4.不吃正餐,专门吃零食

      爱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。放假在家,父母管得相对较宽松,孩子自己想吃什么就吃,导致正餐时间吃不下饭。

    5.养成做事懒散、不积极的坏习惯

      孩子成天没规矩的我行我素,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观念:我现在放假在家,有的是时间,这个今天不做,可以推到明天来做。

    6.依赖性增加,什么事都不自己做

      平时已经养成了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的好习惯,可一到放假,尤其是在老人照看的情况下,变得事事依赖长辈。

    7.乱发脾气

      作息紊乱等不良习惯给孩子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脾气暴涨,家长一旦没有顺着孩子的意愿,孩子就乱发脾气。

    家长应有的三大转变:

    1.从思想意识上让孩子明白暑假任务的重要性

      想要让孩子明白暑假计划的真正意义,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,还需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,让他树立为自己完成任务和目标的想法。

      这就很考验家长的教育技巧了,想要让孩子产生内生动力,你就必须用上夸奖和鼓励,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优越的,就必须让自己的作业质量配得上优越的自己。

      当你不断为孩子营造这样的评价氛围,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,这样你的di一步就做到位了。

    2.在评价上看到孩子的努力

      暑假期间,家长一定要去检查孩子的作业,一定不能等到快结束了才想起来孩子暑假作业有没有做,可以事先跟孩子约定暑假作业多久检查一次,具体检查哪些作业。

      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孩子的努力,不要光挑孩子的毛病,孩子会觉得自己努力了很久,但却不被你看到,他会很沮丧,下一阶段,孩子的动力就会减弱很多。

      当然,鼓励和肯定孩子并不代表不指出孩子的问题,你可以比较客观地每次指出孩子的一个不足,比如可以这样说:“刚才我们找了你这次作业的很多优点,然后呢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,可以让你的作业变得更好,你要不要听一下?”

    3.接受孩子偶尔的不认真

      暑假时间那么长,孩子在长时间的作业过程中也会有偶尔分心的时候,如果孩子有一两次作业不认真,不要太失望,不要太沮丧,也不要太生气,你只需要平静地告诉孩子:“希望下次检查作业的时候你会更认真一些。”


    联系我们

    江苏省无锡市

    联系我们 15061420222

    信息

    您也可以拨打 :0523-82731696
    服务时间: 7x24小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