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辅导,用心做教育,专注育人才
  • 专业辅导,用心做教育,专注育人才
  • 我们的微信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客服QQ
  • 警惕孩子“积懒成笨”。无论多忙都要读这五条建议!

    2022-03-21 09:31:14 379

      这几年,教育界兴起了一个新词——“积懒成笨”。

      一个孩子很懒惰,该写的作业不写,该背的作业不背,学习成绩越来越差,他却说“那是因为我笨”。

      哪里是笨呢,分明是他懒得学。

      一个家长很勤奋,盯着孩子写作业,一看到孩子停下来了就催促,一发现孩子做错了就帮他改正。

      时间长了,孩子越发不自觉,总是依赖家长,被家长训“这么简单都不会做”。

      哪里是真的不会做呢,分明是家长纵得孩子懒得思考。

      所谓积懒成笨,就是孩子长期不主动学习,不主动思考,慢慢地,学习就跟不上了,成绩也越来越差了。

      尤其是“双减”后,教学的主阵地回归学校,孩子学习更需要自觉性。

      新学期,警惕孩子“积懒成笨”,这5点建议家长再忙也要读一读!

    1、不纵容孩子偷懒

      很多孩子的笨,是被父母纵出来的。

      孩子多做几张卷子,多背几篇课文,他们就觉得孩子受了大委屈,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。

      快乐教育,绝不是对孩子没有要求。

      过度宽容、接纳孩子,就是对孩子更大的伤害。

    《清华学霸教子经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

      “父母要明白,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,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,不主动是常态,主动是非常态。”

      这时候,父母纵着孩子懒惰,或者撒手不管,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肆无忌惮、放纵自己。

      懒惰是毒药,轻易吞噬了孩子的未来,望所有父母三思。

    2、坚定教育态度、给孩子设底线

      有一些父母,知道懒惰的危害,也愿意监督孩子学习。

      只是立场不够坚定,孩子哭一哭,撒撒娇,他们就心软了,妥协了。

      有人说,教育就是场“拉锯战”,父母若不断妥协,孩子就会得寸进尺。

      要想教好孩子,父母的态度很重要。

      不要做“好好先生”,那会让孩子对自己没要求;

      也不要态度摇摆,那会让孩子讨价还价;

      更不要太过强硬,要求严苛,那会给孩子造成压抑感,甚至产生反抗心理。

      给孩子提要求,立规矩,父母应该是态度温和、要求严格、立场坚定的。

      这样一来,就给了孩子尊重和不容突破的底线,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。

    3、授人以鱼、不如授人以渔

    很多短视频里都有这样的场景:

      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,嘴里一直叨个没完,不是嫌孩子写得难看,就是让孩子别玩橡皮擦。

      孩子每写一道题,他就要指导一道题,写错了马上火冒三丈,恨不得直接帮他写上正确答案。

      这种错误示范,才是让孩子“越学越笨”的根本原因。

     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句话: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

    辅导孩子学习也是一样的:

      告诉孩子答案,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;一遍遍“教”孩子,不如提醒孩子做作业前先复习;在孩子写作业时叽里呱啦,不如安静下来让孩子专心学习。

      家庭教育应有的内容,是父母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,而不是告诉孩子作业的答案。

    4、说教千万、不如抓好习惯

      “双减”之后,孩子的作业和考试都减少了,在某种程度上会松懈下来。

      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偷懒,孩子就会在要求自己上偷懒,日渐养成懒惰心理,一点点“积懒成笨”。

      “积懒成笨”这种现象,靠说教是说不通的,必须从根源处改变孩子的行为。

     1.首先让孩子明白,学习“是什么”。

      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安排表,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和计划;

      不制造噪音,不打扰孩子,培养孩子专注学习的习惯。

     2.其次要教会孩子,应该“怎么学”。

      要求孩子,独立完成作业,按时完成作业,并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;

      养成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,锻炼孩子的独立性,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。

     3.还要告诉孩子,怎样才“学得好”。

      养成课前预习、课后复习的习惯,遇到问题多动脑思考,实在不会就请教老师;

      每次测试、考试后,要分析试卷,整理错题,找到知识薄弱面并查漏补缺。

    5、好的孩子都是“陪”出来的

      陪伴,才是给孩子更润物细无声、又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。

      在陪伴过程中,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,孩子就不会懒惰,能够自主学习;

      在陪伴过程中,父母给孩子做好引导,孩子就能找对方法,事半功倍。

    《人民日报》曾经发文指出:

      “教育好孩子,是父母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业。无论父母赚多少钱,取得多大的荣誉,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荣光。”

      所以即便父母再忙,也不能缺席了孩子的成长,错过了家庭的教育。

      只有用心陪伴,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,给予孩子更需要的能量。

      “双减”以后,孩子空闲时间多了,父母要花费更多时间陪伴孩子。

      父母的陪伴在哪里,孩子就会在哪里收获亲情和成长。


    联系我们

    江苏省无锡市

    联系我们 15061420222

    信息

    您也可以拨打 :0523-82731696
    服务时间: 7x24小时